3月3日上午,院長潘魯生在長清校區深入課堂教學一線,分別走訪現代手工藝術學院教師盧云霞的《傳統圖案》、工業設計學院教師趙曉麗的《設計制圖》、服裝學院教師楊奇軍的《立體造型基礎》、造型藝術學院教師劉金龍的《動物塑造》等課程,聽取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袁佳佳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課程,調研指導學校教學工作。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韓文濤陪同聽課。
課后,潘魯生與任課教師進行了親切交流,了解新學期開學后學生的學習情況。潘魯生對各任課教師飽滿的精神狀態和豐富的授課內容給予充分肯定,針對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方面提出中肯建議。
潘魯生指出,基礎課是學生掌握專業知識技能的必修課程。增強專業基礎課知識結構的系統性,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是提升教學目標達成度、培養高質量人才的重要保障。各專業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適度增加基礎課的課時量,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并引導學生將專業知識和設計實踐相結合,為學生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潘魯生強調,思政課教師要不斷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將內容嚴肅與形式活潑相結合,增強師生課堂互動性,不斷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升思政課教學的親和力和感染力。此外,要加強思政課程教師與專業課老師之間的合作交流,深入構建“思政+設計”雙融共育機制。
潘魯生要求,藝術設計教育不能生搬硬套所謂的“國際化模式”,要扎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推進文化“兩創”;堅持設計服務民生、服務社會,主動對接國家、區域重大發展戰略,不斷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開創新時代高水平藝術與設計大學建設的新局面。
黨委(學院)辦公室、教務處相關人員陪同聽課。
(供稿單位:教務處;作者:李潤博;圖片:王偉杰、李潤博;校審:鄭靜;復審:石龍潭;終審:韓文濤、顧群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