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劉萬鳴教授應邀來我校進行專業(yè)教學交流活動,副院長董占軍參加活動。
5月14日上午,劉萬鳴為我校“文物藝術品鑒賞高級研修班”講授《中國繪畫筆法之探究》。
劉萬鳴首先分析了中國畫家和西方畫家在作畫時產(chǎn)生不同筆墨處理辦法的原因——中國畫家在觀察的時候就與西方畫家有所區(qū)別,中國畫家看到的是“線”,而西方畫家看到的是“面”。他以明清人物畫為例,明清肖像人物畫受西方傳教士繪畫的影響,用凹凸辦法讓畫面人物有了立體感,但其中的五官還是保持了中國繪畫的線條,這種“精微”的觀察建立在線性藝術的前提之上。不同時期的繪畫所呈現(xiàn)出的筆法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有著一定的關聯(lián)。在中國繪畫創(chuàng)作中,筆法特質(zhì)顯著,書畫同源決定了書畫用筆同法。以書法之筆意介入繪畫之中,點線又起到了關鍵作用,以書法中的提按、頓挫、疾徐、骨法、粗細濃淡、剛柔等,呈現(xiàn)中國書法的筆意精神和中國畫的審美特征,筆法在繪畫中得到了充分運用,中國繪畫的根本是觀察發(fā)現(xiàn)本質(zhì)而付諸于精神,這是中國繪畫不同與西方繪畫的獨特之處。
“文物藝術品鑒賞高級研修班”是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為提升文物藝術品鑒賞水平和繁榮文物藝術品事業(yè),提升社會公眾的藝術鑒賞能力,充分發(fā)揮學校教育服務社會的職能,面向文物藝術品、文博行業(yè)從業(yè)者、收藏者、愛好者開設的高層次研修班。本期研修班于2023年5月6日正式開班,邀請到了全國知名藝術院校、故宮博物院等專業(yè)機構的資深專家教授、博導為研修班授課。通過課堂講授、藝術游學、私人博物館參觀等多種教學方式,提升學員的文物藝術品鑒賞水平。此前,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世界藝術史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張夫也,美術教育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傳席,山東省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濟南市文聯(lián)主席、山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望,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趙力先后為研修班授課。




5月14日下午,劉萬鳴到造型藝術學院參加“中國畫寫生與創(chuàng)作教學研討會”并進行現(xiàn)場教學示范。
研討會主要以中國畫教學中寫生與創(chuàng)作的關系展開交流,劉萬鳴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分享了他對中國畫分科教學的特征和實踐方式的看法和認識,在中國畫創(chuàng)作的話題上,重點討論了畫論對于中國創(chuàng)作的意義這一學術課題,并與造型學院師生就相關話題一起展開了對話和探討。在與師生的探討交流中,劉萬鳴教授講解了他對中國畫創(chuàng)作的理解,并上升到畫家個人境界的高度,提出了厚植文化情懷,在文化自信和自強的時代倡導下,對傳統(tǒng)文化藝術進行守正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對自身境界有所提升的作品。座談交流之后,劉萬鳴教授進行了現(xiàn)場中國畫教學,為我院師生示范演示了意筆花鳥畫創(chuàng)作。
董占軍指出,劉萬鳴教授作為國內(nèi)有重要影響力的知名專家來我院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對我院美術學學科和中國畫專業(yè)建設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今年恰逢學校建校五十周年,誠摯邀請劉萬鳴教授參加學校建校五十周年校慶活動,并希望今后能夠進一步深入與劉萬鳴教授在學術上的交流和探討,也歡迎劉萬鳴教授來我校舉辦學術活動和個人畫展。





黨委(學院)辦公室、造型藝術學院、繼續(xù)教育學院、美術館部門負責人,“文物藝術品鑒賞高級研修班”學員、造型藝術學院師生代表參加活動。
【專家簡介】
劉萬鳴,現(xiàn)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民盟中央委員、中國國家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國畫院副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西安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天津美術學院研究生導師、廣州美術學院特聘教授、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評審委員、中國工筆畫學會顧問;2014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宣部2017年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中組部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